国际学校春招与秋招都是国际高中招生的两大核心节点,两者在入学时间、招生对象和考察重点上各有侧重。
但如果问起哪个比较好考,可能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春招。
一来,春招主要面向G8-G9上学期学生,此时初中知识点仍在学习/巩固阶段,部分国际学校会适当降低考试难度;
二来春招学制比秋招多半年,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适应国际高中课程,学校也能留出更长考察期,入学门槛相对低一点。
也正因如此,春招曾被很多家庭视为 “低门槛进头部校” 的好机会。
但今年,春招的 “宽松滤镜” 似乎碎了。
从光华剑桥、领科等校已结束的首场考试来看,难度不仅没降,反而一路飙升,不少考生走出考场直呼“难哭了”。
先看领科,此次8、9年级采用同一张试卷,难度却丝毫没有 “妥协”。
数学题不仅有中考题型,还加入了竞赛知识点,代数、函数、圆、四边形几何证明等题目密集出现,部分8年级学生看到题目直接 “懵圈”;
英语卷对词汇量的要求在4000往上,多篇阅读题几乎都来自雅思真题,时间紧、任务重。写作也更强调逻辑思维,不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;
科学思维部分更是题量大、知识点密,很多同学坦言 “根本做不完”......
领科首考真题还原👇

光华剑桥的考题也刷新了难度上限。
考试时间从70分钟延长到80分钟,本以为答题时间更充裕,结果却是 “想多了”——
英语听力只播一遍,语速快到堪比雅思,还涉及不少社科类话题,词汇量不够连题目都读不懂;
数学题更直接对标AMC竞赛,几何题难度拉满,代数题依旧烧脑,更关键的是严禁使用计算器,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极高。
除了难度升级,考试形式也冒出不少 “新花样”。比如阿德科特在今年的春招首考中,就推出了两大变化:
一是全面转为机考,不管是题目作答还是文章撰写,都需要在电脑上完成,就连面试也变成 “机面”——考题由考官预先录制,音频部分由机器合成,考官按固定流程读题,考生要完成5道独立大题,其中1道大题可思考1分钟,其余每题只有40秒答题时间,期间不设思考时间。
二是英语新增听力测试,共10道填空题,虽与日常练习形式相近,但也给准备不充分的考生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不难看出,今年上海国际学校春招正在 “向海外大学看齐”——不管是考试难度还是形式,都在不断收紧,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全面。
除了考试上的变化,更值得关注的是,不少国际学校首考的热度远超预期。
去年申请季斩获45枚牛剑offer的光华剑桥,今年“火出圈”——首场考试吸引了近700人报考,按照往年10%左右的录取率推算,2026年春季招生录取率很可能创下新低。
领科也人满为患,首场考试设置了大约7个考场,几乎座无虚席。
目前,上海国际学校第一波春招已落下帷幕,而进入11月,更密集的 “考试潮” 正扎堆来袭!
包玉刚、平和、世外等常年位居榜单前列的超热门学校均在本月安排了日程,将春招热度推向新的高峰——
包玉刚高中部:宁波场11月15日
平和:11月29日
世外中学:11月22日
领科:11月22日
光剑:12月6日
华旭双语高中:11月15日
文来高中国际部:12月6日


